查看原文
其他

乡村振兴·青鸿归乡|旅院学子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发现传统村落”调研大赛中荣获佳绩

学工 中大旅院学工 2021-09-25

      全国大学生“发现传统村落”调研大赛是中山大学孙九霞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研究”中重要的社会公益项目板块。本届大赛以“乡村振兴·青鸿归乡”为主题,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青年发展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主办,中山大学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承办。

      本次大赛在延续前三届活动主题的基础上,以“青鸿归乡”为主题,意在号召青年大学生回归乡土,返乡调研,通过扎实深入的实地调研,提高对传统村落的关注与认识,促进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大赛自2019年6月起正式拉开帷幕,经过多轮筛选和评分,最终在来自全国154所高校的212份参赛作品评选出主赛单元优秀参赛作品16份,梅县专项优秀参赛作品9份,优秀指导老师奖10名和优秀组织奖10个。在最终的获奖队伍中,我院学子荣获佳绩,共有一支队伍获得主赛单元一等奖、一支队伍获得主赛单元三等奖以及梅县专项一等奖、一支队伍获得主赛单元优秀奖

十番非凡队


《非遗的多元主体传承——

茶基村十番音乐融入当代生活的经验与前景》

1 队伍介绍


队伍合影


队伍成员:

2017级 会展经济与管理系 赖星颐    

2017级 会展经济与管理系 梁晓凤

2017级 会展经济与管理系  温洁     

2017级 旅游管理与规划系 李宛蔚

2017级 历史学系(珠海) 莫泽泱

指导老师:张骁鸣老师


十番非凡队的五位成员分别来自旅游学院2017级会展经济与管理系、旅游管理与规划系以及历史学系(珠海)。多种学科视角的碰撞和学科能力的交叉,为调研的进行和作品的形成提供了多样的支持。同时,五位成员均来自广东省佛山市,对家乡的文化与传统有着同样的热情与喜爱。在本次调研大赛中,队伍最终获得了主赛一等奖的成绩。


2 作品介绍


茶基村拥有600余年历史,是一个静谧的岭南水乡,位列国家第二批传统村落保护名录。佛山市南海区的核心商圈离这里不到十五分钟的车程距离,现代化带给了当地更好的经济生活环境,但是村民依然延续着十番音乐、龙舟赛事等传统民俗活动,体现着这个村落强大的召唤力和归属感。

队伍调研报告主要针对茶基村十番音乐的传承展开。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茶基村十番音乐的可贵之处在于,它能够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娱乐取向都发生改变的当下,依旧能够在社区内保持群众基础,形成传承梯队。通过调研,队伍探索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个六百年历史的传统村落中得以复兴、融入人们生活形成活态传承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其织就的一张从技艺传承者、非技艺传承者、到推广者和支持者的传递网络。

在对十番技艺传承中,茶基村人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摸索,从传承人群的挖掘和选择着手,探索出多渠道多形态的传承模式。我们也期待着,十番音乐不仅是政府维系下的繁荣,而是真正能够源于“人”、扎根于生活,更好的实现十番音乐的创新,让更多新的活力元素加入其中,成为一项能够有独立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传统技艺。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围屋里的守望者

《近代以来客家宗族的演变与其在乡村治理中的影响机制》

1 队伍介绍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队伍合影


队伍成员:

2017级 旅游管理与规划系 罗意林   

2018级 旅游管理与规划系 刘婉姿

2017级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系  谢熹悦   

2018级 政治科学系 幸逸冰


团队成员均为梅州人,于2019年8月5-9日回到家乡的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广东省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进行田野调查,通过走访、观察、深度访谈等方法,结合二手资料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最终获得第四届发现传统村落调研大赛全国三等奖,梅县专项一等奖。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2 选题缘由


中国乡村由来已久的宗亲文化,是承载乡愁这一家国情怀和精神依归的重要文化依托。因此,能否传承发扬好优良的宗亲文化、记得住乡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大背景下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命题。宗族组织作为乡村治理中的内生组织,是国家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桥梁。客家作为中原汉族里一个富有特色的民系,其宗族现象既继承了中原旧时宗族传统,又拥有客家的浓厚特色。而客家宗族组织在现代乡村治理中仍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宗族力量亦是现代乡村文化治理中的重要力量。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梅县侨乡村民居关系逻辑图和侨乡村全貌图


3 作品介绍


调研报告通过研究侨乡村的宗族历史、组织与活动,分析该地宗族势力的现状特征、影响力,了解村民访谈了解当地村民对宗族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以期整体性地探究客家宗族势力在乡村治理当中的作用与影响,试图从中梳理出客家宗族和乡村治理的互动关系。最后根据侨乡村空心化和缺乏旅游规划指导的现实情况,我们从“维系宗族之情”和“挖掘村落之美”两个方面对侨乡 村的保护与发展提出较为可行的建议与方案。

报告认为侨乡村的宗族自组织、尤其是华侨宗亲组织是促进乡村实现振兴和旅游实现发展的最主要力量。这与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等社区模式有所区别,是内生组织自我发展、社区村民自我治理和参与的典范。而此次侨乡之旅,让我们第一次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文化,也找到了自己的身份认同。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维尼小熊队

《基于文化“记忆—展示—凝视”模型的孔家村家族文化传承路径分析》

1 队伍介绍


队伍成员:

2017级 酒店管理专业 黄可欣     

2017级 酒店管理专业 邓巧巧

2017级 旅游规划专业 陈锳子     

2017级 酒店管理专业 陈鉴

指导老师:何莽老师


      团队成员均来自旅游学院,虽来自天南地北,但都对广东传统村落有十足的研究兴趣。本团队作品荣获“发现传统村落”调研大赛优秀奖。佛山禅城区孔家村是团队的调研对象,坐落岭南、却坚守传承着孔氏文化的村庄神秘又闪烁着独特的光芒。随着维尼小熊队的调研,孔家村神秘的面纱缓缓揭开。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2 作品介绍


      作品从孔氏家族传承、孔氏文化的传承与振兴等视角切入,梳理孔家村文化基因脉络。为探究孔家村家族文化的传承现状与背后机制,引入“乡村遗产的‘记忆—展示—凝视’模型”。

      孔家村在生产实践中将家族文化记忆编码,形成文字和形式上的文化展示;孔家村的文化展示吸引来外界游客、学者、政府人士的关注,村民集体重新重视家族文化,村民对于家族文化遗产的凝视形成;同时进行反馈重构,村民对于家族文化不断进行新元素的补充,挖掘家族文化的经济社会效益,大力开发旅游业,家族文化记忆得到强化、传承和发展。

      针对孔家村旅游发展现状,为其构建了罗格孔家村旅游发展“三步走”模型,文化记忆符号提取、文化记忆展示(“博物馆式”的静态展示、主客参与的动态展示)以及多主体凝视视角下的文化记忆构建(政府、村民视角下的文化记忆构建、传承)。

      孔家村正迈步向旅游方向发展,产业发展有“文”之雄厚资源、却无“旅”之经验规划,我们从所学专业的角度为孔家村发展提出一些改良建议,希望能够对孔家村的文旅产业发展有些许帮助,期待未来的孔家村真正以旅游为依托,在村中文旅产业发展、经济发达的同时,不忘家族信念,将独特的家族文化坚守发扬。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在此次调研大赛中

我院指导老师和同学们关心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

带着所学知识走进乡土社会

取得不错成绩

希望更多旅院师生参与其中

对传统村落发展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我们下期再会!



文案、图片:十番非凡队、围屋里的守望者、维尼小熊队

排版:刘婉姿

初审:孙九霞

审核:穆小路

审核发布:李颢

扫码关注我们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